关于发展生态能源的调研与思考
发布日期:[2008-10-10] 浏览

章生建

  如何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建设环保型、科技型、节约型、和谐型社会,探索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近段时间我与财经工委同志到福景达农业有限公司、杨汛桥镇展望村、中大畜牧有限公司和浙江亚太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等地,就我县农村生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作了调研,形成了一些思考。
  一、我县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农村生态能源工程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围绕规模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企业有机废水治理工程、秸秆气化工程、山区水锤泵提水节能工程、家庭太阳能推广工程、农业生产企业及学校宾馆大平面太阳能集热工程展开工作,努力搞点示范,逐年推广,全县已累计完成42处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1、规模养殖场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已产生明显效益。以福景达、中大畜牧为代表的沼气能源环境工程已投入800万余元,建成了28处总厌氧池容5425立方沼气工程。目前,可供500余户单位及农户生产及生活用能。其中福景达农业有限公司600立方米的一座厌氧池,日处理猪粪污水100吨,年产沼气21.9万方,除了用于畜禽舍增温、炒茶,还能供应附近340户农户的生活用气,费用每户每年不到200元。沼气站的建成和运用,使“福景达”实现了各要素间的良性循环,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中大畜牧是全县单体最大的养猪场,2007年10月,该公司购进一台100KV纯沼气发电机组,开始沼气发电,据了解,公司平均每月用电6万多度,自沼气发电机组投运后,每月可省电2.4万度,按照0.641元/度计算,每月可节约成本1.5万元。
  2、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已有较好基础。全县在原立岱村试点的基础上,已建成展望村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1处,安装气化机组2套,储气容积1000立方,每小时可产气700方,可供500余农户生活用能,目前已供264户。
  3、太阳能热利用工程得到积极推进。我县太阳能利用主要分太阳能暖棚温室利用和太阳能热水利用两类。现全县已推广农业生产暖棚5000余亩(包括连栋大棚、简易大棚、温室、太阳房等),提供反季蔬菜生产用能,年节标煤16万吨以上。太阳能热水器和大平面太阳能集热工程从1994年引进推广,至今全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达4.1万平方米,年节标煤0.74万吨,且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提增。大平面太阳能集热面积3250平方米,相当于年节电255.5万度,同时大大减少CO2等废气排放量,体现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以绿神企业甲鱼养殖为例,2600m2大平面太阳能自动化集中供热工程,冬天正常晴天光照,出42度水400吨/日,节标煤450吨/年,节成本25万元/年,而且减少燃煤带来的烟气废渣对环境的污染。浙江亚太特宽幅印染有限公司根据公司年用能量大、厂房集中等现状,实施太阳能加热系统节能改造及印染废水余热回收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全部投运后每年可节约蒸汽15.5万吨,占企业总用汽量的67%,相当于可少用标煤2万吨,年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建成投运,一个月下来,共节约蒸汽308吨,折合标煤约42吨。仁昌酱园的被动式太阳房达550平方米,被企业自称为“天然模拟晒场”,可有效缩短酱产品原料豆饼的烘晒周期,烘晒能力比自然烘晒高1倍以上,同时很好地防止了雨水进入,苍蝇蚁虫叮、停,使手工酱产品更加卫生清洁,使酱产业由季节性变长年性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益。杨汛桥展望村的太阳能路灯能定时开启,定时关闭,一天正常光照可应用5天(6小时/天)左右的阴雨天,实现小区无空中网线无地下管网等,且装拆方便,无需专人管理。
  4、其他农村生态能源开发齐头并进。如王坛镇利用水锤泵提水节能工程,解决了450多人的生活用水问题;兰亭镇下大庆村、平水镇同康村等利用水锤泵提水节能工程,解决了2500亩园区湿润灌溉问题,既提高了园区抗旱能力,又节省成本30余万元。农村生活污水沼气净化工程在兰亭镇联合村试点的基础上,已先后在福全镇尹家畈村、王坛镇南岸村、杨汛桥镇展望村等建成40余处。通过地下生活污水沼气厌氧净化工程处理,使中水达到有关标准,回用于公共绿地浇灌等,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渗入地下层污染水质的问题,降低了河道富养化程度,提高了小康示范村建设品位,改善了人居环境,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二、我县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存在问题
  我县目前农村生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发展农村生态能源的意义缺乏足够认识。利用好农村生态能源,不仅能产生明显经济效益,而且能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生态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从这次调查情况看,不少干部群众对开发和利用农村的生态能源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差距,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煤气、电等能源的利用这么方便,贵点就贵点,何必化大力气去开发农村生态能源呢?部分干部和群众存在怕烦、怕担责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发展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的兴趣不大,以至于全县每年在夏收、秋收时,焚烧秸秆的现象仍屡禁不止,造成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2、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生态能源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制气、净化、贮存、输配及用户的使用,只有保证每一环节的技术过关及经济合理,才能取得整体效益。如展望村的秸秆气化管理欠佳,操作欠规范,有时因供气不足难以达到民用燃气质量标准。在工程设计、施工方面,尚无统一的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设质量还得不到保障。中大畜牧的沼气发电也存在一些技术方面的难题,如冬季供给充气不足、电压不够稳定等。太阳能利用虽然在我县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总量,但太阳能热水器户用没有与城镇住宅建筑一体化设计有机融合,安装杂乱无章,难以解决广大顶层以下用户对太阳能利用的需求。农村住宅水质差、水压低也制约着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利用。
  3、相关部门对发展农村生态能源的服务和扶持力度还欠加大。开发利用农村生态能源,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希望工程,是保护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一个重要举措。目前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对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生态能源已给予了一定的推广和扶持,但在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组织扶持上还欠加大力度。如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推广目前受到了一定重视,但政府仅仅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财政补助,而且局限在农业生产的大规模应用上,对农村联片、工业用热、住宅设计、农民普及上基本没有配套政策。
  三、目前我县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能源的有利条件
  1、我县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能源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从2001年开始,我县就积极推行生态化养猪,利用猪的粪便建造沼气池,使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政府部门的引导和鼓励下,许多养殖场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好处,涌现出了福景达、中大畜牧等一批沼气集中供气、保温、供热与发电先进的典范,他们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特别是在规模养殖场、生态能源的利用不仅给他们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有效解决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改善了周围生态环境,减少了疫病的发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
  2、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能源具有较大的潜力。目前我县有3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近七十家,尚有65%的规模养殖场的生态能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这还不包括1000多家百头以上三百头以下的小型养殖场的生态能源。太阳能属可再生清洁能源,我县常年日照时间为1800-2300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418-485千焦/平方厘米,也即相当于每平方米1千瓦以上的功率。秸秆气能潜力巨大,据专家测算,2000公斤干秸秆的热量,就可折合成一吨普通煤炭,目前我县仅水稻种植面积就达20万亩,不包括玉米等其他秸秆,可利用的秸秆资源丰富。
  3、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能源已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我们在走访使用沼气或秸秆气的农户时,他们普遍对使用情况反应良好,认为生态能源建设对有效解决农村替代能源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改善生态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
  四、几点建议
  1、要充分认识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领导。要积极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使全县上下认识到农村生态能源的有效利用,是优化美化农村环境的需要,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需要,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农村的需要。要充分认识农村生态能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农作物秸杆、人粪尿、畜禽粪尿等有机废弃物,既是很好的有机肥料资源,又是重要的能源资源,更是难得的再生资源。特别是在改善水土环境、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会象煤炭、水电等非生物质能源那样,受到自然因素和供需数量、供需价格、运输等矛盾的制约。因此,充分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生态能源,是件利国利民又利家的大好事。
  2、要对农村生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大宣传及考核力度。要把利用好农村生态能源的行为作为“三爱教育”(爱主业、爱资源、爱家乡)内容之一,大力宣传成功典型,把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作为利国利民利家的大事来抓。要把发展农村生态能源列入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把加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列入各级干部岗位责任制和为民办实事的具体内容,切实加大考核力度,促进这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3、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来促进农村生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要继续扶持开发和利用农村生态能源较好的企业和村,推广经验,推动发展。要加大公共财政政策扶持资金力度,出台相应激励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对投资农村生态能源方面建设的进行奖励。要建立价格补贴机制,对于农民使用沼气处理废弃物、利用沼气发电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以增加业主投资积极性,促进节能降耗工作,体现社会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
  4、要为开发和利用好农村生态能源提供相关服务。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尽可能多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给广大农村送去科技知识、节能降耗产品和技术,帮助农民普及科学技术,解决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工艺困难,提升科技素质和水平。要开发沼气的多种用途,扩大沼气应用范围,如沼气点灯,沼气热水器,沼气保鲜等,加大后续管理(应用、管理、维修、安全),做好后续开发及研究,如冬季沼气的发酵等。要建立县级农村能源能力应急网络,配强配好队伍,保证必要的农能推广运作专项基金,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培训,资格资质上岗认证,及时建档备案,规范运作,加强安全生产,落实安全专管员。
              (作者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