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绍兴市柯桥区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全面建设“五大中心”的报告
发布日期:[2024-01-14] 浏览


2024年1月16日在绍兴市柯桥区

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绍兴市柯桥区人民政府

 

世界纺织看中国,中国纺织在柯桥。经过多年发展提升、多轮改革创新,柯桥依托纺织从资源小县发展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区,建成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纺织集群基地,并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和经贸体系,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向时尚、单一向多元、低端向高端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筚路蓝缕、改革创新,柯桥纺织在兴区强区中成就三大核心优势

市场影响力全球遍及。围绕打造全球纺织标志性枢纽型市场,深拓国际经贸体系、国际贸易平台、国际物流通道,加速市场内涵发展、开放提升。国际化大市场功能增强。围绕“国际化、时尚化、智慧化”目标,开展“三次创业”,投入超100亿元拆迁提升老服装市场等一批老旧市场,建成20万平方米国际面料采购中心,推进市场持续进化,形成经营面积395万平方米、注册经营户3万余家的“五大市场群”。打造“水韵纺都”风貌样板区,建设轻纺数字物流港,塑优一站式高品质采买环境,轻纺市场年成交额突破3600亿元。国内外双循环作用突显。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以“丝路柯桥·布满全球”为载体,建立“米兰柯桥馆”等一批面料展馆,设立韩国首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多个轻纺城海外站,每年组织百场千企抢单拓市活动,支持企业走进杭州、广州、西安等国内纺织产业重要节点城市,深耕北美、西亚、东南亚等传统市场,开拓非洲、南美洲、中东欧等新兴市场,营销网络遍布210个国家和地区。坚持高质量“引进来”强市场,成功举办国际纺联年会,接续举办世界布商大会、纺博会、时尚周等品牌展会,加速链接融通全球纺织体系,每年吸引采购商超10万人次。国家级大平台扩容放量。迭代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支撑体系,开启“市场采购+海铁联运”新模式,扩容钱清铁路货运站,高效开行中欧班列“柯桥号”提升跨境电商综试区能级,构建“产业集群+跨境电商”体系,畅通“9610”“9710”“9810”业务,两大国字号平台年出口近50亿美元,出口额跻身全省第二,拉动外贸总量持续攀升,年出口额近1500亿元,占全国份额突破6‰。

产业竞争力全链提升。围绕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按照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之以恒推进产业转型提升,现代纺织入选“浙江制造”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柯桥纺织”成为全国纺织首个价值千亿级区域品牌。产业集群优势领跑。形成了涵盖上游的纺织原料、材料,中游的印染、织造、装备,下游的服装服饰、家纺家居,以及贯穿全产业链的创意时尚、服务贸易等完整的大纺织产业链,建有针织、印染、纺机、家纺、创意等特色产业基地,全面协同全省纺织产业带、服务长三角纺织品生产贸易。到目前,印染产能占全省60%、全国40%,规上纺织产值、利润、税收占规上工业比重稳定在50%以上。行业技术优势领先。蓝印小镇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产业基地,形成了数码印花、蜡染、真丝印花等领先技艺,高端设备普及率60%以上。以“传统产业+数字变革”为引领,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抓手,“织造印染产业大脑”接入企业1800余家,“浙里工程师”入驻协同创新工程师14000余名,印染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80%。以宇越新材料、宝万碳纤维等重大项目为牵引,先进功能材料“万亩千亿”平台加快打造。引进日本东伸、韩国福元等装备制造项目,先进智能装备种类占全产业链主要工序所需80%以上。行业亩均税收从印染集聚前的不足8万元提高到25.1万元。企业雁阵优势领航。持续推进优质企业梯队建设,加快企业高新化、工贸一体化和专精特新化发展。到目前,全区纺织企业超8000家,累计培育大纺织主板上市企业5家、全国印染30强5家、工信部规范公告印染企业4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入选全省纺织新模式新业态十大典型案例3家,数量全省第一。

科创策源力全面塑强。融入G60、杭州城西、绍兴等科创大走廊,实施“315”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以科技创新高质量赋能产业市场高能级。创新平台聚势赋能。围绕“一廊两核三中心”,因地制宜布局纺织类高精尖平台。总投资60亿元的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建成一期、推进二期,引进陈文兴院士、倪庆清院士等高端研究团队10个、各类创新人才300余人,重点攻关纤维材料先进制备技术、高端纺织与生态染整技术等四个方向,实施关键技术攻关项目145项,参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参加制定标准29件,逐渐成为“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引领全球”的纺织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化校地合作,联动头部院校、纺织名校,相继打造东华大学绍兴创新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柯桥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建成34家市级以上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矩阵加快形成。创新主体聚合升级。围绕构建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联合体,建成恒生·凤凰等一批民营科创园,创成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9家、企业研究院5家,培育大纺织类高新技术企业25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285家,研发人员2.7万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逐步提升至4%左右。打造纺织时尚创意基地,引进马里奥·博塞利大师工作室、吴海燕国际时尚研究院等一批重大时尚平台(机构),“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中国·柯桥时尚指数”成为行业风向标,创意设计、时尚产业持续发展。创新生态聚链提质。迭代升级人才新政,加大科技政策奖补力度,近3年兑现科创领域资金2.3亿元,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临空人才合作创新区、浙江绍兴人才创业园等平台加速配套,有效解决人才后顾之忧。深化“揭榜挂帅”攻坚模式,近五年在高端纺织、绿色印染等领域立项43个攻关项目。推行知识产权保护新机制,打造全国首个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首创纺织品“花样数治”场景应用,最大力度保护原创、维护版权。

二、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谱写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新篇章

纺织是柯桥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在奋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历史性窗口期,坚定扛起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历史使命,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最实举措全面建设“五大中心”。

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为柯桥指明的方向完全符合柯桥实际、完全符合时代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于2003年1月、2003年12月、2008年10月3次实地考察调研中国轻纺城,为中国轻纺城的发展把脉问诊、指明方向。柯桥区始终沿着总书记当年指引的道路,持续推进中国轻纺城转型升级,先后实施“二次创业”“三次创业”,实现了从“河边布街”到“国际纺都”的华丽升级。目前中国轻纺城拥有5大市场区域,总建筑面积达390万平方米,经营户3.7万余家,日均客流量10万人次,年成交额超3600亿元,成为浙江改革开放的一张“金名片”,是中国纺织联通世界、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柯桥指明的方向和路径完全符合柯桥实际和时代潮流。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接续奋斗,不断推动中国轻纺城朝着国际化、时尚化、数字化方向转型提升。

要深刻把握20年来柯桥实现产业革新的根本动力和力量源泉。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地,柯桥是靠吃“改革饭”发展起来的,特别是20年来“八八战略”引领柯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从资源小县发展为“托在一块布上”的经济强区。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坚持改革创新,发挥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国率先提出“亩产论英雄”发展新理念,强势推进印染集聚升级工程,高水平打造蓝印时尚小镇,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印染基地,成就了纺织市场、纺织产业、纺织科创三大优势,走出了一条从传统向时尚、单一向多元、低端向高端的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着力打造更具开放度、更有时尚味、更富竞争力的“国际纺都”。

要深刻认识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全面建设五大中心的重要意义和实践要求。柯桥在推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奋力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全面建设“五大中心”,是柯桥抢抓数字变革机遇,加速推进制造模式、商业模式变革与创新,实现传统纺织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是柯桥打造世界级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助推产业、市场、科创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必然选择;是柯桥顺应全球经贸发展新趋势,加快融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为此,我们必须锚定目标、驰而不息,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最实举措全面建设“五大中心”。

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突破性创新、攻坚性改革、提升性开放,依托纺织市场、纺织产业、纺织科创三大优势,以现代化国际纺都建设为目标,加快推进新一轮市场、产业、创新与城市联动发展,努力打造纺织领域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质效改革建设样板,为浙江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提供更多柯桥经验

打造现代纺织领域“五大中心”的奋斗目标是:紧紧围绕现代化“国际纺都”总目标总定位,加速推动纺织市场、纺织产业、纺织科创“三大优势”转化为“三个高地”,全力打造现代纺织领域“五大中心”。

    ——打造全球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围绕“进口出口、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全面推进商品销售网络、商品来源、经销商和采购商的国际化,加快实现纺织品“买全球、卖全球”,推动中国轻纺城从“千亿交易市场”进入“全球采购中心”发展新阶段。

——打造国际纺织会展中心。持续提升会展业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集聚一批符合纺织产业发展需要的国际、国内知名展览、会议、走秀等活动,构建形成“展、会、秀、赛、节”五位一体综合性会展业发展格局。

——打造现代纺织科创中心。做大做强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大力创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强化多元化载体协同创新,努力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新型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柯桥纺织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

——打造纺织时尚品牌中心。全面提升中国轻纺城与柯桥城市时尚现代感,做强特色时尚活动,加强公共品牌建设,培育引进一批纺织大师大匠,壮大一批独具竞争力的创意时尚企业,打造一批国际知名时尚品牌,全力营造独具柯桥特色和引领潮流的时尚纺织文化。

——打造纺织总部集聚中心。高水平推进总部中心区块建设,围绕“新型材料、高端织造、绿色印染、装备制造”四大主业,培育、招引一批纺织总部企业,着力发展市场空间大、科技含量高、辐射能力强的外向型总部项目,全力打造以总部经济为引领的纺织产业新型集群。

围绕上述“五大中心”建设目标,近期,力争到2025年,中国轻纺城成交额达4500亿元以上,提高中高端产品成交额占比,现代纺织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500亿元,外贸出口规模占全国份额稳步提升至6.2‰以上;举办通过国际会展认证会议3个以上,引入国际重要会展3个,每年举办纺织专业类会展会议超100场;纺织规上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5%,培育提升国家级创新平台2个;时尚创意设计服务性营收每年增长7%以上,每年举办时尚活动100场次以上;新增年营收10亿元以上的标志性总部项目5个以上远期,2035年,纺织领域“五大中心”全面建成,柯桥拥有纺织贸易流通、研发制造、创意设计、时尚品牌、检测认证、标准制定等领域话语权,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重要影响力。

三、做强特色、放大优势,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十大标志性成果

1.推进市场迭代进化。持续高标准建设“水韵纺都”城市风貌样板区,实现轻纺城市场区域“全域提升、全域美丽、系统重塑”。深化划行规市,推动高端新品类面料专营区、优选商户旗舰店等专区建设,发展户外运动面料、功能面料等交易专区,打造“一市一特色”市场格局。推进国际面料馆建设,大力招引日韩、欧美等经销商,发展国际品牌面料、新型面料等进口面料贸易。推动中国轻纺城股份公司做强主业,整合市场经营资源,实现全区范围内市场资源在管理主体、品牌、经营、服务上“四个统一”。强化招商隆市,聚焦国内重点产业集群,每年新招引1000户以上品质型商户。实施外贸主体培育提升行动,加快展销贸一体化融合发展,积极建设境外展贸中心,建立融合海外馆、海外仓、海外展、海外站为一体的外综服务平台,争创国家纺织业外经贸提质增效示范区。积极建设“织造印染大脑”,推进数字轻纺城与织造印染产业大脑融合发展,构建面向纺织全产业链的数字化产业生态平台。做优做强“数字市场”,着力深化“网上轻纺城”建设,不断用数字技术赋能纺织企业。

2.大力推动促布成衣。建设轻纺城快速成衣服务中心,打造智能敏捷的中央成衣板房平台。推动高端成衣制造企业集聚发展,建设若干个高端成衣产业园区,培引一批有影响力的品牌时尚成衣企业。大力引育直播电商,打造一批直播门店,推动商铺场景、工厂场景、仓储场景等直播点建设。加快大型服装直播综合体建设,着力发展原创设计成衣直播等业态,打造“2B+2C”批零整合服装直播新模式。

3.加快现代物流发展。高标准推进数字物流港、千吨级曹娥江货运码头、钱清铁路货运站区块公铁水空综合枢纽建设,提升骨干场站集货与分拨能力。加快一体化口岸建设,推动中欧班列、内河班线提质增效,推动异地货站模式建设,升级海关柯桥办事处。加快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建,力争2025年建成并运营。实施现代化仓储中心建设行动,优化大型仓储中心布局,加强中小仓储基地的整合与提升,鼓励社会力量建设规模化仓储中心。支持海外仓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外贸、电商、物流等企业开展重点市场海外仓建设布局,力争每年建成1个公共海外仓,到2025年,海外仓数量达到30个。加大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招引力度,每年新增外贸综合服务平台1家以上。

4.提升时尚发展水平。加快设计师小镇建设,打造标志性时尚发布与创意中心。推动柯桥时尚周国际化、品牌化、商业化发展,加强与米兰、巴黎等国际知名时装周对接联动,深化与北上广深等国内时尚周合作,每年举办“柯桥日”等时尚活动4场以上。坚持“天天时尚”活动常态化,力争每年举办各类时尚活动100场以上。加强与米兰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合作,每年培训品牌管理、时尚设计等人才100名以上。持续举办中国时尚面料设计大赛等国内外顶级赛事,大力招引国际性时尚赛事,着力打造时尚大赛之城。

5.加快构建品牌矩阵。加强“中国轻纺城”品牌建设,优化优质市场、品质商户、精选产品展示,形成“好面料在轻纺城”的品牌认知。深入实施“柯桥优选”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推动印染产业“蓝印小镇”区域品牌建设,树立“好面料、柯桥造”品牌形象。提档升级“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着力提高影响力和引领力。强化国际化营销,支持企业进行国际品牌商标使用权购买与授权管理,加快构建形成品牌引领的生产销售模式。建立品牌建设重点企业库,加大印染、面料专精特新企业品牌培育力度。力争到2025年,培育“柯桥优选”企业100家以上,发展1000家左右品牌商户。

6.大力培育会展经济。推进重点会展招引培育,推动中国绍兴柯桥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世界布商大会等提挡升级,聚力打造全球性纺织盛会;开展柯桥品牌会展认定,大力培育本土品牌展会。拓展细分领域专业展会,支持主办承办纺织新材料、功能面料、服装供应链等展会,定期策划新品、热品、潮品发布会。大力引入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高端会议和论坛。力争到2025年,打造5个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展,年度办展50场以上,举办国际性或高端领域会议20场以上。

7.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深化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企业研究院和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科技型成长型企业。鼓励纺织企业开展全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力争到2025年,全区印染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建设省级以上智能工厂15家以上。优化新型产业用地(M0)使用管理,力争到2025年,全区新增省级小微企业园5个。实施企业研发“三高”行动,加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每年新增纺织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以上;推进纺织企业研发机构高覆盖,力争1亿元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活动、5亿元以上纺织企业研发机构基本覆盖;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高级别研发中心,推动创建10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积极组建纺织产业技术联盟,支持高校院所、龙头企业等主体发起成立政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全球纺织新材料交易区,加快集聚上游纱线、坯布等原材料供应商。推进中纺联印染产业卓越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印染行业协会浙江办事处建设,用足用好浙江省纺织印染产业专家服务示范团,争创国家级印染产业卓越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

8.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实施总部企业招大引强工程,大力招引纺织类世界500强、民企500强、央企、省级国企等主体,加快推动品牌运营、营销、研发、采购等总部项目落地,力争到2025年,签约引进总部平台类项目5个。推动“老绍兴回归工程”,每年新增5个以上柯商回归总部经济项目。实施总部经济集聚区建设工程,加快推动未来之城柯桥纺织总部中心片区建设,培育形成5幢以上亿元楼宇。实施总部企业培育工程,力争到2025年,创建省级“雄鹰企业”2家,新增上市企业2家,培育4家百亿级链主企业。积极培育储备型总部企业,力争到2025年,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级“隐形冠军”企业10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0家,培育“标杆商户”1000家以上,其中年营业额亿元级“金牌商户”100家。

9.加快搭建人才梯队。实施设计大师计划,建设大师大匠工作室集聚区,筹建中国面料设计师协会,引育100名左右的时尚大师大匠。实施领军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等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大将帅才,力争到2025年,每年招引大将帅才5名以上,省级以上纺织制造领军人才累计100名。实施精英创客计划,力争到2025年,培育从事创新设计和新商业服务的精英创客1000名以上。实施纺织新人计划,强化区内院校定向人才培养,加大外部高校学生招引力度,每年新增来柯留柯大学毕业生10000名以上。实施人才生态提升工程,升级中高端人才补贴政策,推进外国高端人才创新集聚区建设,优化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留审批机制;推进品质型青年人才公寓建设,每年新增2000套以上;支持组建时尚创意合伙人联盟、面料采购商联盟等组织,充分发挥核心人才作用。

10.提升配套服务水平。高标准谋划建设中国(柯桥)纺织博物馆,构筑展示传播柯桥纺织文明的重要窗口。鼓励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主导推动“浙江制造”标准制定,力争到2025年,主导或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标准和“浙江制造”标准20项以上。开展纺织品质量检测与认证,支持企业开展绿色纺织产品等国内认证,探索开设纺织认证产品专属市场经营区,支持企业开展GRS、OCS、GOTS、Bluesign等国际化认证。加快推进化纤、棉麻、丝绸、服装等领域碳足迹核算标准研制。加大纺织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争取纺织产业实用新型专利预审职能。加快建设市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加快开展仓单质押、订单融资等金融服务,发展在线支付收款、交易结算等服务。

各位代表,目标已经清晰,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打造现代化“国际纺都”、全面建设“五大中心”,助力绘就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美好图景!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